基坑支護
(1)汛期前應清除溝邊多余棄土,減輕坡頂壓力。
(2)雨后應及時對坑、槽、溝邊坡和固壁支撐結構進行檢查,并派專人對深基坑進行測量,觀察邊坡情況,如發(fā)現邊坡有裂縫、疏松、支撐結構折斷、走動等危險征兆,立即采取措施解決。
(3)加強對基坑周邊的監(jiān)控,尤其是比鄰內河或江湖的工程應配備足夠的潛水泵等排水設施,確保排水及時,防止基坑坍塌。
混凝土工程
(1)混凝土施工前,應檢查板、墻模板內是否有積水,若有積水,應清理后再澆筑混凝土。
(2)應加強對混凝土粗細骨料含水量的測定,并注意其坍落度,以便及時調整用水量。
(3)混凝土澆筑現場要準備大量的防雨材料,若遇到大雨,應立即停止?jié)仓炷?,并及時覆蓋已澆筑的部位。
鋼筋工程
(1)鋼筋籠存放時其下部應墊空,且頂、側部應覆蓋,以防雨、霧等潮濕生銹。
(2)應將加工成形的鋼筋籠穩(wěn)固放置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,且堆放高度不應超過2m,以防變形,或因雨水沖刷而倒塌傷人。
(3)下雨時不得進行鋼筋焊接、對接等工作,若必須進行,應將施工作業(yè)移至室內進行。
(4)雷雨和大風(六級以上)天氣嚴禁進行吊裝作業(yè)。
腳手架工程
(1)遇大雨、高溫、雷擊和大風等惡劣天氣,停止腳手架搭設和拆除作業(yè)。
(2)大風、大雨等天氣后,組織人員檢查腳手架是有搖晃、變形情況,遇有傾斜、下沉、連墻件松脫、節(jié)點連接位移和安全網脫落、開繩等現象,應及時進行處理。
(3)腳手架須按照載重計算進行搭設,且管理人員必須要不定時地進行檢查,若發(fā)現安全隱患須立即解決。
砌體工程
(1)在實際雨季施工時,必須將磚材等集中堆放,且不宜澆水。
(2)砌筑高度不可超過1m,且砌墻時要合理搭配干濕磚塊,并在砌磚收工后在磚墻頂蓋一層干磚,以避免大雨沖刷灰漿,達到安全有效的效果。如果在磚濕度較大時不可上墻。
(3)砌體施工時,內外墻要盡量同時砌筑。同時,在雨后應繼續(xù)施工,并復核已完工砌體垂直度和標高,檢查砌體灰縫,且對發(fā)生雨水沖刷嚴重之處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。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