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草溝能高效緩解雨洪排蓄,又能處理徑流污染,同時它的結構簡單,占地面積小,容易維護,所以植草溝是可以大量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被復制的生態(tài)技術。
植草溝的設計原則,首先要滿足排水的需求,其次是其觀賞價值,在植草溝的設計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:
(1)斷面缺口
為了避免路面積水,植草溝通過斷面的缺口設計將雨水快速導入其中,常見的做法是將其直接與街道景觀結合,作為分割機動車與步行道路之間的綠化帶,同時利用植物對機動車路面的污染(油污、顆粒物等)進行過濾和沉淀。
NE Siskiyou Green Street作為波特蘭比較著名的綠色街道,曾在2007年獲得了ASLA專業(yè)組的通用設計獎。該設計將原有街道的社區(qū)停車空間改建為生態(tài)草溝,創(chuàng)造了利于步行的步道體系,同時緩解了該地區(qū)經年的暴雨積水問題。
(2)彈性的儲水空間
相較于人工溝渠式的草溝,自然草溝能夠提供更大的彈性空間,草坡的滲透率更有利于雨水的快速下滲和導流,草坡面積越大越能更好地凈化水體。
但要注意一點,在植草溝設計中需要結合場地本身的空間限制條件選擇適合的做法,以便達產生最大生態(tài)效益。比如,利用缺口形成的人工草溝更加節(jié)省空間,同時植物種類更豐富,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棲息空間。
(3)系統(tǒng)性排水網絡
植草溝的設計往往不是單獨存在的,而是依存于完整的排水體系。由于植草溝的儲水能力有限,所以收集的雨水需要快速地排入儲存能力更強的雨水管理設施,如蓄水池,雨水花園等。
因此在設計中,除了需要考慮每一段草溝之間的鏈接以外,還需要完善植草溝與其他雨洪設施之間的配合。
(4)季節(jié)性景觀
雨洪管理的措施都會涉及到季節(jié)性的設計問題,當有暴雨產生的時候,我們需要考慮植物是否適應有水的環(huán)境,水流是否會形成具有觀賞價值的景觀等。
同時也需要考慮,在旱季的時候,沒有了水元素,草溝只是作為一般性的景觀元素存在時,是否也具有欣賞性。
(5)關于植物種類的選擇
植物在植草溝的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其種類的選擇能夠直接影響植草溝的生態(tài)效益:
1. 植物根莖能夠減緩水流的速度,使徑流中的固體顆粒逐漸沉淀。
2. 通過植物根系與土壤的作用,吸收徑流中的營養(yǎng)物質(氮磷鉀和部分金屬元素),并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,加強污染元素的吸收與沉淀。
3. 多樣性的植物組合,能夠為城市中的動物提供小型的棲息地。
4. 結合周邊環(huán)境,提供美學價值。